胃下垂、三高难控制?中医揭秘吃错伤身真相三餐这样吃养出健康底子
梦居2025-04-24

一、内脏下垂、反酸烧心?中气下陷的现代危机

现代人久坐少动、饮食不节,导致“中气下陷”高发。中医学中的“中气”指脾胃运化功能,中气不足时,内脏韧带松弛,引发胃下垂、反流性食管炎,甚至肠粘连等问题。徐老师指出,暴饮暴食是主因——胃被撑大后,平滑肌弹性下降,食物反流腐蚀食道,长期可能诱发胃破裂等急症。

对于中气下陷,有相应的中气下陷调理方法。比如采用七分饱养胃法,每餐主食不超过拳头大小,避免胃部过度扩张,这也是胃下垂饮食调理方法的重要一环。同时,搭配鹿筋粉(平补肝肾)和山楂茯苓茶(健脾胃),增强肌肉力量间接提升胃肠动力。餐后若胀气,可顺时针揉腹10分钟,或练习“白腿操”(平躺抬腿保持30秒),帮助恢复内脏位置。对于反流性食管炎,中医也有反流性食管炎中医治疗的思路,上述的一些调理方法也有助于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案例共鸣
一名50岁女性因长期暴食导致反酸、胃胀,确诊胃下垂后,通过七分饱饮食和鹿筋粉调理,3个月后胃镜检查显示韧带弹性恢复,症状消失。


二、胃病背后藏着代谢危机:肥胖、三高与脾胃失调的恶性循环

徐老师强调,脾胃虚寒者易出现代谢紊乱。例如,脾阳虚无法运化水湿,导致血脂堆积;胃火过旺则引发血糖波动。临床发现,超重者中70%存在胃动力不足,而三高患者普遍有“吃多动少”的共性。

面对脾胃失调和三高问题,有脾胃失调如何调理和三高控制饮食方法。控糖降脂三步走是有效的三高控制饮食方法:

  • 代茶饮:山楂5克+黄芪3克+陈皮2克,煮水代茶促消化。
  • 低碳饮食:主食限拳头大小,用南瓜、山药替代精米面,减少血糖波动。
  • 轻断食:每周选1天仅吃早午餐(间隔8小时),晚餐以蔬菜汤代替。
    同时,采用中药辅助,保源汤(含党参、白术)调节脾胃功能,配合橘红化脂片(含橘红、绞股蓝)加速脂代谢,这些也是脾胃失调如何调理的重要措施。

案例共鸣
56岁男性骨折后卧床,体重飙升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通过山楂黄芪茶、每日7500步快走及橘红化脂片调理,6个月后体重下降12公斤,血糖恢复稳定。


三、骨折康复与富贵病并存的调理难题:如何加速愈合不增肥?

骨折患者常因活动减少导致肌肉萎缩、代谢下降,若盲目进补易加重三高。徐老师指出,骨骼修复需肝肾精气支持,而鹿筋粉中的胶原蛋白和矿物质能促进骨痂形成,比单纯补钙更有效。

  1. 骨折食疗方:鹿筋粉5克+杜仲粉3克+牛奶,早晚冲服(肝肾同补)。
  2. 控体重技巧

  3. 加餐选高蛋白:水煮蛋、无糖酸奶替代糕点。

  4. 避免“汤泡饭”:骨汤去油后单独喝,不与主食同食防热量超标。

健康警示
切胃手术、降脂针等“捷径”可能引发残胃炎、营养不良。徐老师强调:“养生是慢功夫,胃容量减半不如每口多嚼5下。”


四、四季养生关键:谷雨养心与驱寒攻略

谷雨时节湿气重,易诱发关节痛、妇科炎症。寒性体质人群(手脚冰凉、痛经)可借药食同源驱寒,如天山雪莲含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血管、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1. 驱寒茶饮:干雪莲花瓣2克+红枣3颗+姜片1块,沸水焖泡10分钟,经期前一周连喝5天。
  2. 穴位养护:每日艾灸命门穴(肚脐正后方)10分钟,提升全身阳气。

误区提醒
“喝姜汤上火”者可用雪莲替代——其性平不燥,适合阴虚火旺人群。


通过系统调理饮食、运动及中药,90%的亚健康问题可逆转。正如徐老师所言:“胃是人的第二大脑,养好脾胃,就是给生命银行存钱。”


还在为健康问题烦恼吗?快来听听这些养生音频!众多听众反馈,通过聆听音频中的专业讲解,在健康养生方面受益匪浅。这些音频有着文字无法替代的独特体验,不仅有真实的案例分享录音,还有专家与听众的咨询对话,让你如同置身于养生讲座现场。

音频中,徐老师围绕中医养生理念,讲解了胃健康、中气下陷、代谢类疾病、骨科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的调理方法,如鹿筋粉补肝肾健脾胃、保源汤调节代谢平衡等。同时,还给出了实用的饮食和运动建议,提醒大家避免依赖高价药物或手术的误区。

点击音频,开启你的自我疗愈与健康成长之旅,让专业的养生知识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节目
扫描二维码下载
听广播/听音乐/听新闻
4.5亿用户的选择
热门文章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