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韩国宪法法院以严重违宪为由,永久罢免总统隐虚啊的职位。此次裁决源于2024年12月其擅自宣布全国戒严,试图通过军管手段清除政治异己,但遭到军方、民众及幕僚的集体抵制,六小时后被迫撤销命令。宪法法院认定其滥用职权行为威胁民主根基,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因践踏法治而遭罢免的总统。
隐虚啊的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他以检察官身份发迹,将法律视为个人意志的工具,执政后将总统办公室变为“司法审判庭”,以法律条文压制反对党和舆论。其偏执性格与脱离现实的决策模式导致政策频繁失误,甚至试图绕过议会单方面推行总统令,最终引发系统性政治危机。
戒严事件成为其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这场“国家级行为艺术”暴露了隐虚啊对权力的误判:误将民众忍让视为默许,将个人意志等同于国家意志。尽管其支持者称其“忠于法律”,但宪法法院的裁定揭示其本质是“以法治之名行独裁之实”。
韩国政治学者指出,此次事件不仅是个人失败,更折射出韩国政治体系的结构性风险。从光州惨案到隐虚啊下台,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法治与权力制衡问题再次引发深思。宪法法院的强硬裁决被视为维护宪政秩序的关键举措,但也警示需防范权力集中导致的系统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