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月CPI同比负增长0.1%,延续国内通缩持续压力,PPI环比降幅扩大至0.4%,工业通缩超预期压力凸显。食品价格低位和汽车价格战持续拖累物价,消费品换新政策对核心CPI支撑有限,但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导致传统刺激手段失效。建筑业疲软与黑色商品价格下跌加剧工业通缩,叠加关税战经济冲击,大宗商品暴跌或进一步压制4月PPI。
美国3月CPI回落至2.4%,能源价格下降缓解通胀,但市场担忧转向经济滞胀风险加剧。美联储政策陷入降息加息困境:降息或推高短缺商品价格,加息则加速经济衰退。关税战若引发资源短缺,可能导致衰退与通胀并存的复杂局面,形成“两头堵”格局。
当前中国面临居民与企业信心低迷,通缩螺旋削弱消费需求,债务压力加剧市场悲观预期。政策需通过科技创新需求驱动破局,如新能源车、第四代住宅及人形机器人等新供给创造增量需求。短期内消费券刺激有限,但为技术升级争取时间。中美经济博弈下,双方均需应对关税战经济冲击与内部结构性矛盾,全球滞胀风险成为共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