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催眠中,人处于潜意识完全开放的状态。这就为挖出蛰伏在潜意识中的情结提供契机,许多心因性疾病,也就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疾病即可康复如初。
美国有位歌星,声音变沙哑了,这让他很苦恼。在对他的催眠中,就挖出了潜意识中的一件事。
三年前,他做扁桃腺切除手术,手术后,他被戴上口罩,丧失了意识。手术完成后,医生对护士说,好!这样就结束了。医生是说手术结束,而他的潜意识却解释为是他职业生涯的结束,潜意识中的这种不安感导致了他声音的沙哑。
2.潜意识开放时,可以极大地调动人的潜能。世界上潜能开发最好的人只发挥出5%,最差的千分之一,一般人约百分之一到二,催眠对开发潜能有特殊功效。
科幻电影《超体》,讲述一个年轻女人被迫变成毒贩,然后这种毒品倾入她自己身体,反而给了她超于常人的力量:包括心灵感应、瞬间吸收知识等技能,让其成为一名无所不能到“女超人”,从根本上来说,这部电影就基于,对人的大脑和各项潜能都完全开发利用的幻想。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催眠:
1.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催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催眠性幻觉、妄想,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2. 脑器质性损伤并伴有意识障碍的人,使用催眠术可能会加剧症状。
3. 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也不宜接受催眠术。他们可能会因在催眠状态情绪明显波动而导致不良后果。
4. 对催眠术有严重恐惧心理,经解释仍不能接受催眠治疗的人,不要实施催眠术。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催眠状态:
1. 约有95%的人都有相当程度的催眠敏感度,另外5%的人,很难被催眠。很难被催眠的人分别是三种情况:
2. 智商低于70的人,即弱智群体。
3. 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4. 80岁以上的非常老年人。
5. 不同的人对催眠有着不同的敏感度。
6.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因为女性的受暗示性普遍高于男性。
7. 年纪轻的人比年龄大的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因为前者的敏感性高于后者。
8. 性格偏执的人比性格随和的人更难进入催眠状态,因为前者对他人有天然的抗拒与排斥心理。
9. 有问题要解决的人比仅仅是体验一下催眠的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因为前者有着更加强烈的动机。
(内容有所删减)
丹丹hold on:谢谢老台老师
152xxxx6220:边听边跳绳,感觉好吓人,出了一身冷汗
白露飞:这刚开始BGM听的真吓人。瘆得慌。
Jhinchil:老师的普通话让我没法专注听下去,配乐有点不合时宜。
学生小野猫:里边讲的电影叫啥
跨界+:大开眼界,是耳界👂😄😄😄
134xxxx2721: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催眠,比如我,催眠就是扯犊子。
老周11:原来催眠可以这么通俗易懂,会一直听下去
采晨月:老师有微信吗?
梦婉嫣然:原来催眠是这么回事,自己也可以做👍
江:深入浅出,浅显易懂,非常棒的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