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宇宙有限,其边界与测量可能性成为焦点。有限宇宙模型假设提出,宇宙可能存在可测量的范围,而非无限扩展。通过分析大爆炸理论验证中遗留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科学家估算可观测宇宙范围约为930亿光年。然而,宇宙膨胀速率研究显示,实际宇宙可能远超当前观测极限,尤其在宇宙早期暴涨阶段后,其尺度可能远高于最低估计值。
关于宇宙拓扑形状猜想,科学界存在多种理论。例如,环面或克莱因瓶等闭合结构可能使宇宙平坦且有限,但无明确边界。这类模型与宇宙边缘形态争议相关,部分学者认为宇宙可能通过几何循环实现自我闭合,而非存在物理边界。数学模拟显示,类似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或能解释有限宇宙的时空特性。
若宇宙有限,外星生命存在概率的探讨将更聚焦于可接触范围内。有限宇宙模型假设下,生命可能分布于可测量的系统中,未来或能通过技术突破实现跨星系交流。此外,若宇宙遵循大反弹宇宙循环论,收缩阶段可能导致物质挤压与重生,而非永久湮灭。但若宇宙持续膨胀,星际距离的扩大将限制生命间的实际接触可能。
平行时空假说探讨认为,无限宇宙可能包含无限重复的恒星系统,甚至存在与地球相似的文明。但有限宇宙模型假设下,这种重复结构的可能性显著降低。无论宇宙是否有限,其本质仍与光的传播极限、膨胀动态及形状猜想紧密相关,而人类对宇宙边缘的探索仍是解开这些谜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