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1、山水画萌芽时期:南北朝时期。 重要代表作品: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中可有树木山石;成为顾恺之作品的《洛神赋》中也有关于自然山水的描绘。艺术特征: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背景,还没有独立成科,表现为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比较稚拙。 2、山水画脱离人物故事画成为独立画科:隋唐时期 代表画家和流派:展子虔和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风和王维、张璪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画风。重要代表作品: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艺术特征:青绿山水画法工致、设色浓丽;水墨山水笔迹豪放,水墨简淡。技法较简单尚无成熟的皴法。 3、山水画发展与鼎盛时期:五代和两宋 代表画家:五代有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四家(李成、范宽、郭熙、米芾父子),南宋四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重要代表作品: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关仝的《山溪待渡图》,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北宋:李成的《寒林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溪的《早春图》,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南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图》。 艺术特征:首先是写实,写真山水,所以画面体现出北方山水和南方山水的不同风貌。北方山水雄伟险峻,有阳刚之美。南方景色秀丽妩媚,以山势陂陀多水为特色。其次是技巧和语言的不断探索和成熟,表现为皴法不断的演进,对画面意境和氛围的追求,诗与画的融合,构图章法的演进和逐渐变化。 4、山水画的文人画转折时期:元代 代表画家赵孟頫,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重要代表作品: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吴镇的《渔父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葛稚川移居图》和《夏日山居图》。艺术特征: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文人画”;崇尚五代与北宋绘画,标榜古意,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提出“书画本来同”,以书法入画,加强了绘画的艺术表现力。总之是重视笔墨,讲求风格,使元代山水画开始由华丽纤巧转向笔墨浓厚,意境悠远。从写实趋向写意,逐步完成从专业画院到文人画的过渡。
眠:1、山水画萌芽时期:南北朝时期。 重要代表作品: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中可有树木山石;成为顾恺之作品的《洛神赋》中也有关于自然山水的描绘。艺术特征:山水画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背景,还没有独立成科,表现为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比较稚拙。 2、山水画脱离人物故事画成为独立画科:隋唐时期 代表画家和流派:展子虔和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风和王维、张璪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画风。重要代表作品: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艺术特征:青绿山水画法工致、设色浓丽;水墨山水笔迹豪放,水墨简淡。技法较简单尚无成熟的皴法。 3、山水画发展与鼎盛时期:五代和两宋 代表画家:五代有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宋四家(李成、范宽、郭熙、米芾父子),南宋四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重要代表作品: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关仝的《山溪待渡图》,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北宋:李成的《寒林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溪的《早春图》,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南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图》。 艺术特征:首先是写实,写真山水,所以画面体现出北方山水和南方山水的不同风貌。北方山水雄伟险峻,有阳刚之美。南方景色秀丽妩媚,以山势陂陀多水为特色。其次是技巧和语言的不断探索和成熟,表现为皴法不断的演进,对画面意境和氛围的追求,诗与画的融合,构图章法的演进和逐渐变化。 4、山水画的文人画转折时期:元代 代表画家赵孟頫,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重要代表作品: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吴镇的《渔父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葛稚川移居图》和《夏日山居图》。艺术特征: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文人画”;崇尚五代与北宋绘画,标榜古意,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提出“书画本来同”,以书法入画,加强了绘画的艺术表现力。总之是重视笔墨,讲求风格,使元代山水画开始由华丽纤巧转向笔墨浓厚,意境悠远。从写实趋向写意,逐步完成从专业画院到文人画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