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技术安全边界与行业规范
当前智能驾驶技术处于L2至L2+级别,主要应用于辅助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然而,车企在宣传中常使用“自动驾驶”等模糊术语,导致消费者误判技术能力。专家建议强制标注功能限制场景,建立分级认证体系,并通过用户教育前置化措施提升安全意识。多地高速增设“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提示,强调驾驶员需保持对方向盘的实时接管。
养老机器人应用场景与技术挑战
养老机器人逐步进入实践阶段,青岛、上海等地试点应用送药机器人和康复外骨骼设备。国际标准IEC 63310的发布为家庭互联环境下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提供技术准则。当前养老机器人多为专属型设备,需通过多机协作完成复杂任务。通用型机器人发展前景受限于成本问题,未来需结合视觉语言模型(VLM)和脑机接口技术突破功能边界,预计十年内成本有望降至家庭可接受范围。
行业规范与技术伦理
智能驾驶领域需明确车企宣传术语规范,避免误导性表述;养老机器人需遵循国际标准,平衡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两项技术均需以安全为核心,通过法规约束和场景化提示构建安全边界,推动人机协同模式发展,实现科技与生命伦理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