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生产力的内涵与必要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新智生产力,强调其作为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传统要素投入模式依赖资本、劳动力和资源,导致环境与资源压力加剧,叠加人口红利消退、债务驱动模式难以为继,亟需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传统增长模式的挑战
过去40年,中国依靠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实现高速增长,但当前面临三大不可持续问题:一是资源消耗占全球50%,需降低单位能耗;二是货币投放边际效应递减,资金流通效率下降;三是劳动力供给进入拐点,人口总量预计未来80年减半,劳动力密集型增长难持续。
新智生产力的实施路径
发展新智生产力需聚焦能源、材料、数字智能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五大核心板块。能源领域需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石化能源;材料创新需突破集成电路、石墨烯等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演进遵循图灵提出的八大台阶,当前已进入全面应用阶段;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则需以延长寿命、提升制造精度为目标。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九大领域,未来产业涵盖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六大方向。这些领域的技术颠覆性创新将推动生产力跃迁,支撑中国在智能化时代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14亿人口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