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公众场合容易因过度关注他人评价而产生紧张失常问题,例如演讲或面试时被凝视带来的焦虑。这种状态源于自我客体化心理问题,即个体将自身视为被观察的客体,忽视内在需求,过度依赖外界评价,导致自驱力下降,甚至主动暴露缺点以避免负面评价。
长期处于被凝视心理影响下,个体的内聚性自我会被削弱,表现为自我笃定感丧失和持续自我怀疑。内聚性自我是心理稳定的核心,其破碎会导致行动力缺失、目标模糊及自我厌恶,尤其在亲密关系中更易陷入被动审视的状态。
为改善这一问题,需通过拒绝配合外界凝视、弱化他人声音来减少被凝视心理影响。同时,采用成长性思维训练,关注自身进步而非固化评价,结合认知训练强化自我肯定。最终需搭建自我评价体系,将视角从“被选择”转换为“主动决策”,明确个人目标,重新建立内聚性自我,恢复自驱力提升策略,实现主体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