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围绕四十年前聚餐时主人为客人搛菜的习俗展开。娘姨作为待客代表,常以搛菜表达热情,但因客人推让频繁,她改用“戳碎肉”的方式将肉与米饭粘连,防止退回。这种细腻的搛菜方式展现了物资匮乏年代待客的真诚与智慧。
不同家庭的搛菜风格各具特色。母亲搛菜时直率催促,父亲则更为执着,甚至起身追夹,通过“突然袭击”确保客人接受荤菜。搛菜过程中的推让与互动,既体现了亲戚间的体谅,也暗含对家底薄弱的隐忍,如客人从猫口夺肉、蘸卤回吃的细节,生动还原了当时的生活状态。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搛菜习俗逐渐淡化。春节表叔做客时,搛菜推让仅成习惯性动作,不再伴随难为情。故事以搛菜传统的消逝为结尾,折射出物质丰裕后人际交往方式的变迁,戳碎肉、追夹荤菜等场景成为特定年代的温情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