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叙述晚年频繁出现的还乡梦境,揭示了现实与梦境交织的困扰。梦中常因请假受阻、路途迷失或鞋子不合脚等具体阻碍无法返乡,最终急醒后仍滞留原地。这些频繁的还乡梦境困扰,折射出内心深处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感矛盾。
现实中的两次回乡经历进一步强化了晚年对老家的复杂情感。第一次与伴侣同行的温馨回忆,与第二次孤身面对亲人离散、老屋荒废的凄凉形成对比。村中老人凋零、年轻一代陌生化的疏离感,加剧了回乡意义的消解。
尽管村庄新貌林立、果木成林,作者的老屋作为旧时象征仍被保留。破旧老屋的象征意义被解嘲为自身存在的“标志”,但新旧交替的必然性使作者意识到,流落异乡的晚年无奈终将随旧物消逝而固化。
最终,作者在书信中表露对故乡的尊重与克制,不愿因文字触怒故里。这种愈加强烈的故乡情结,既是对血缘根源的追溯,亦是对时代变迁中个体漂泊命运的怅然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