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与革命启蒙
杨克明原名陶树臣,1905年生于重庆长寿区农民家庭,早年因家庭困难辍学,后考入四川省立第四中学。受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童庸生影响,参与社会问题研究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长寿早期党员之一。他以教书为掩护开展秘密工作,后化名洪涛尔,组织农民武装斗争。
农民武装与革命斗争
1929年,杨克明返乡发动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诛杀恶霸黄艳卿,震动当地。因遭军阀通缉,他化名杨克明继续革命,组织川东游击军并改编为红三十三军。1933年任红三十三军政委,动员数万人参与红军,被誉为“铁脚板书记”。1936年,红五军成立后,他随军三过草地、两爬雪山,坚持反对张国焘分裂路线。
高台血战与壮烈牺牲
1937年1月,杨克明与董振棠率红五军血战高台,因兵力悬殊,三千余将士大部牺牲。杨克明头颅被马家军悬首示众,党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大会。其妻魏骏淑苦等五十余年,直至1985年才确认烈士身份,携家人赴高台烈士纪念馆祭奠。
烈士纪念与历史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高台烈士纪念馆为杨克明等人立碑纪念,朱德、徐向前亲题词。1983年,红三十三军师长王波寻访纪念馆,发现杨克明烈士证书无人认领。经多地联合查找,最终确认其家属身份。杨克明用生命诠释革命信念,其事迹成为重庆红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重庆好故事》传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