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权臣建信君与治国争议
赵国君主赵孝成王在接见魏国使臣公子牟时,以制作冠冕的工匠技艺为喻,探讨治国理政方法。公子牟指出,赵王若像重视工匠技艺般关注国家社稷安危,则赵国可强盛。但赵王因公子牟批评其用人不当(如让不擅制冠的赵国郎中官职处理要务)而不悦,认为此举可能损害国家根基。
用人策略与历史警示
公子牟进一步劝谏赵王,强调治国需依赖“专业工匠技艺”般的人才,而非随意委任官员。他以赵国先王为例,提及赵武灵王改革中的胡服骑射政策,指出先王曾通过军事革新与秦国争霸策略抗衡,而如今赵国若任用非专业之人(如“幼哀”),恐难应对强秦威胁。
赵武灵王改革的影响
文本后半部分反复提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政策,强调其军事改革的成效。这一政策使赵国在战国时期具备与秦国争胜的能力,暗示赵孝成王应效仿先王,以专业性和战略性举措巩固国家社稷安危,而非因用人不当导致国力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