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录与杨明讨论儒家学者如王通拟经的问题,指出王通虽水平高但因拟经被讥笑。杨明强调后世儒生主要以解经、著作为主,如朱熹的《四书集注》,而拟经如王通则被视为脱离圣人之道。他们认为真正的儒者追求明道,而非单纯追求名声,批评后世儒生过分追求华丽辞藻,未真正体现圣贤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