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1月20日,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在亚斯纳亚玻利亚纳村逝世。其灵柩由当地农民护送回乡,安葬于故居附近森林的冲沟旁。沙皇政府因担忧民众将其视为被革除教门圣徒,发布禁令压制纪念活动,但仍无法阻止大批农民、学生和工人冲破阻拦前往悼念。
托尔斯泰的思想深受思想家先驱卢梭影响,两人均批判社会弊病并推崇基督教福音书伦理。但托尔斯泰的宗教精神更为纯粹,其作品中“真理与爱”的信念贯穿始终,文字直指普通人的内心诉求。相较于卢梭的个体主义,托尔斯泰更强调集体良知,自称“人类的兄弟”。
尽管托尔斯泰晚年主张被部分人认为天真,但民众自发悼念活动仍遍布多地。其坟墓无十字架或墓碑,却成为精神丰碑。托尔斯泰以谦逊美德和文学力量,成为跨越时代的道德象征,被民众传颂为“未被背叛的真理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