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内容通过解读《老子》第二十章,探讨修道者在纷繁世间的自处之道。老子以“黄袭七位洋仔”形容历史与人生的无尽循环,引用常学大师禅意诗作“松下无人一句参”,揭示人生如棋局般充满竞争与执念,而神仙亦有局限,呼应历史哲学无尽循环的本质。
修道者需区别于世俗争名逐利的人生现象,保持“我独博其为兆”的超然态度,追求婴儿状态纯洁心境。这种状态需如“奶娃”般摒弃杂念,回归天真,体现老子对修道者返璞归真的核心主张。
文中进一步以“累累兮若无所归”描述修道者的独立风范——不依附外物、不被定义,虽面临“时时相往却自难”的社会牵绊,仍需坚守自我。老子最终选择隐退,印证其“和其光,同其尘”的哲学理念,强调修道者需在复杂世界中保持内在纯粹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