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因民间流传“女妖精灭周”的谣言,周宣王误信谣言,命大臣杜博搜捕女妖精。杜博拒捕女妖精,认为滥杀无辜会引发民乱,三年后仍拒绝继续追查,因此触怒周宣王,被下令处决。大臣左如当庭力争,以商汤、周文王等贤君典故劝谏,直言君王若错则臣应匡正,并请求同死。周宣王坚持处死杜博,左如悲愤自尽。
三年后,周宣王打猎归途突发重病,梦中见杜博与左如身着红衣射箭索命。他因恐惧冤魂缠身,病情恶化而亡。此事被解读为因果报应理念的印证,其死因既与疾病相关,也与误杀忠臣后的心理压力密不可分。
左如以死谏君的行为被视作忠臣典范,杜博虽未激烈反抗,但坚守不滥杀的原则亦受认可。两人之死暴露了专制统治黑暗下“君命不可违”的残酷现实。周宣王的悲剧则反映了古人将异常事件归咎于超自然力量的认知局限,但其愧疚心理对病情的影响具备现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