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安徽阜南县农民在润河捕鱼时意外发现八件青铜器,经文物鉴定确认为商代珍贵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通高50.5厘米的商朝龙虎尊青铜器。该器物以立体浇筑工艺呈现龙虎纹饰,引发专家对虎食人纹饰的解读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象征古人对天象与部族庇护的信仰。
商朝龙虎尊的发现为研究虎方族历史记载提供实证。殷商甲骨卜辞曾提及虎方族,但该部族战败后逐渐消失。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鼎与阜南县龙虎尊造型高度相似,但工艺较为粗糙。考古学者据此推测,虎方族可能在被殷商击败后迁徙至川藏高原,并在三星堆人来源秘密中扮演关键角色。
三星堆青铜鼎的虎身纹饰与蜷缩人像,进一步印证虎方族迁徙路线的假说。尽管两者存在工艺差异,但文化符号的延续性暗示了部族迁徙中的文化传承。目前,关于虎方族是否融入三星堆文明的最终结论仍需更多考古发现支持。历史谜题与青铜器考古发现的交织,持续推动着对殷商文化遗址与西南古文明关系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