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宣布自2025年起对国际航班征收碳排放费,称为“空气税”,声称此举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要求外国航空公司支付高额费用,如中美航线收费存在近一倍差异,且美国航司可享受减免,被质疑为双重标准。
该政策被指与20年前《京都议定书》事件类似,以环保名义掩盖经济目的。拜登政府因国内航空业亏损和通胀压力,选择在全球航空业复苏期实施收费,被批“割韭菜”。
尽管美方强调“保护地球”,但其人均碳排放量远超中国和印度,环保理由受到质疑。政策执行细节亦存漏洞,例如跨国航班碳排放计算方式可能引发国际争端,韩国等经停国或提出异议。
欧盟批评美国空气税是变相贸易壁垒,计划向WTO提起诉讼。分析认为,此举实为新型贸易战,以环保为马甲施压外国企业,可能引发各国效仿,导致国际贸易规则混乱。
国际舆论担忧,若此类单边政策蔓延,或将破坏全球合作框架,凸显国际事务需基于公平规则而非强权逻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