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台湾师范大学附中学生因在南京出生、入籍台湾未满20年,报考军医学校医学系时被取消初审资格,引发岛内争议。该学生自幼立志从医,并通过学测及防务测验,但因台军招生规定中“大陆出生且落户未满20年不得担任军职”的条款被拒。事件暴露台当局以出生地和户籍年限作为职业准入限制的不合理性,尤其是对未成年时迁台、未持有大陆身份者同样适用。
台媒与舆论质疑相关规定涉嫌歧视。台湾作家黄智贤指出,台当局防务部门发言人孙立芳曾在大陆出生却未受影响,显示政策存在双重标准。民进党当局援引2018年修订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实施细则,将大陆出生者与港澳出生者区别对待(后者仅需落户10年),被批为“仇中”意识形态下的身份政治操作,人为制造就业与就学不公。
争议进一步反映台当局政策对“陆配二代”及台商子女的负面影响。台陆委会称类似案例并非个案,预计每年约1-2万人可能因身份问题受限。舆论担忧,此类歧视性规定加剧台湾少子化背景下的人才流失,迫使年轻人在升学、就业等人生选择中承受无端政治标签,最终形成民众、社会与当局“三方皆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