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首艘自造潜艇“海琨号”因技术问题导致海试计划推迟。据台海军前顾问披露,该潜艇在建造过程中出现管线破裂进水、主机故障等问题,导致原定四月的海试计划落空。目前潜艇仍处于系统调校测试阶段,电力系统缺陷和液压系统未完成校准等问题,使安全测试无法推进。台军方回应称需确保“必要装备和电力条件符合安全标准”,但未提供具体时间表。
台湾自造潜艇计划始于2017年,旨在解决现役老旧潜艇战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国际军售受阻,台当局转向自主建造,并宣称该潜艇性能“媲美日本先进型号”。然而实际建造过程暴露多重问题:博岗测试期间因岸电电压不稳导致零部件损毁,光电潜望镜液压系统未达标,400多组铅酸电池组存在供电隐患。技术缺陷叠加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使建造进度严重滞后。
美台军事勾连在潜艇项目中表现显著,潜艇核心部件和技术依赖美国军工企业支持。但关键设备断供风险始终存在,且建造成本高昂,原型舰已耗资500亿新台币。台当局将该项目包装为“自主防卫能力突破”,实则沦为政治操作工具,通过仓促举办命名典礼等作秀手段掩盖技术缺陷。
岛内舆论对自造潜艇计划质疑声高涨,网民批评其为“拍照模型工程”。尽管已投入巨额预算,但后续七艘潜艇建造面临技术延续性、外部供应链和政治变数等多重挑战。专家分析认为,海琨号可能成为“孤品”,后续建造存在烂尾风险,且其技术水准即便建成也将落后时代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