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好房子建设政策落地
住建部近期提出“好房子”概念,首次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组织编制建设指南。新规要求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通过提升层高标准改善空间利用率与居住舒适度,推动通风采光、隔音降噪及智能设备配置升级。云南、山东等地已率先实施住宅层高新标准,同步降低住宅容积率以适应限高要求。
老旧小区自主改造三大方向
老旧小区改造分为三类:2000年前建成的小区全面纳入改造范围,鼓励居民自主更新模式;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完善社区养老托育设施。全国约22万个2000年前建成的小区涉及近3900万户居民,但因房改房等早期住宅缺乏维修资金,需通过政府专项债、居民自筹及社会资本协同解决老旧小区资金难题。
居民自主更新案例与挑战
杭州浙宫新村通过居民自筹(每户10万-100万元)和政府补贴完成危房改造,泉州阳光东环南片小区采用业主集资与市场开发结合模式。但成都五大花园等案例因产权确认、资金分摊及政策协调问题进展缓慢,凸显居民自主更新模式需平衡多方利益。
保障性住房升级与长效目标
政策强调保障房、新房及老旧小区均需建成“好房子”,通过城市更新满足养老托育需求。当前住房供需转向品质优先,高标准好房子建设将刺激改善需求,同时对存量房形成竞争压力,最终实现不同群体“住有所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