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程围绕热灸与精油结合的应用展开,针对当前季节气候异常导致的湿邪入侵问题提出调理方案。首先,热灸作为一种温通经络的工具,需根据体质选择:湿寒体质适合传统艾灸,而湿热体质推荐使用平阳之火的热灸技术,避免虚火上炎。精油作为辅助工具,需辩证搭配,例如湿寒体质可用生姜、肉桂等温性精油,湿热体质则需搭配薄荷、尤加利等凉性精油清透内热。
针对湿浊内滞问题,提出健脾化湿的精油配方,如广藿香、佛手柑、桂花,通过芳香化浊调节胃肠功能。疏肝理气则推荐玫瑰、茉莉等花类精油,缓解肝气郁结引发的情绪波动。课程强调结合穴位热灸(如神阙、中脘、足三里)与精油外敷,增强驱散外感寒邪的效果,同时利用精油的穿透力疏通经络,平衡寒热。
最后,主讲人提醒需根据体质差异调整热灸时长与精油浓度,避免盲目使用艾灸导致虚火上升,并通过扶阳去邪的中医理论,倡导通过外源温热力量排除体内阴湿污浊,改善因气候突变引发的疲倦、关节疼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