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9.1.2矿业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三)

主播: 秋秋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4-19时长: 38:54
二级建造师|矿业|精讲课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岩体结构分类标准

# 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 涌水量观测技术

# 矿井突水水源分析

# 老窑水危害特性

# 矿井导水通道类型

# 水文地质观测内容

# 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

# 岩体稳定性评价标准

岩体稳定性分类与工程地质特性

课程围绕岩体稳定性分类展开,重点解析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岩体结构分为整体块状、层状、碎裂和散体四类,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列。依据《岩土锚杆技术规范》和《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岩体稳定性分级为五类(Ⅰ-Ⅴ级),其中Ⅰ级为强稳定岩体(如玄武岩),Ⅴ级为不稳定岩体(如泥岩)。稳定性评价结合毛洞自稳时间和跨度,并需关注层状岩体单层厚度划分标准。

矿井水文地质与突水风险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类,需每三年重新评估。突水水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和老窑水,其中老窑水具有酸性强、水压大、腐蚀性高等危害特性。导水通道涵盖裂隙、断层、溶洞及人为钻孔等,需通过涌水量观测技术(浮标法、容积法、堰测法)和预测模型(地下水动力学法、水文地质比拟法)进行监测预警。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要点

水文地质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量及水质,复杂矿井需每月排查水害隐患。矿井涌水量预测需结合地质资料,为防水、探水、疏排水措施提供依据。课程强调规范文件(如GB 50086、GB/T 50511)的应用,以及突水案例中水源类型与通道的快速判断,确保工程安全与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