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感遇十二首(其七)

所属专辑: 读书
主播: Susan Lee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06:14
读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江南丹橘耐寒特性

# 托物言志手法解析

# 屈原橘颂文学影响

# 耐寒节操象征意义

# 运命循环哲理探讨

# 桃李栽培世俗偏好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七)》以江南丹橘为切入点,通过托物言志手法解析其耐寒特性,与屈原《橘颂》形成跨时代呼应。诗中“江南有丹橘”与“绿林”意象,既暗含丹橘生长环境的地利优势,又借耐寒节操象征诗人对坚贞品格的推崇,与松柏并提强化其文化意涵。
诗歌对比丹橘与桃李栽培的世俗偏好,揭示命运循环哲理探讨的复杂性。丹橘虽具“荐佳客”的实用价值,却因“阻重深”遭冷遇,影射人才埋没的现实困境。结尾以反诘质问桃李受宠而丹橘被弃的矛盾,呼应《韩非子》寓言中“树橘枳”的隐喻,暗讽时政对德才之士的忽视。
诗中多处化用典故,如《橘颂》的托物言志手法解析与《论语》松柏之喻,深化了丹橘耐寒节操象征意义的层次。张九龄借丹橘命运探讨个人际遇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语言含蓄凝练,情感隐而不露,展现其对朝政昏暗与士人境遇的深沉反思。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