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五章11.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一) 00_00_07-

主播: 天天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4-22时长: 25:37
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精品课(二)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毒性化学品侵入途径

# 呼吸道侵入途径

# 皮肤吸收危害

# 消化道中毒途径

#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

# 慢性中毒症状表现

# 氰化钠污染处理方法

# 工业化学品窒息类型

# 职业接触致癌物质

# 非腐蚀性中毒洗胃

毒性危险化学品的侵入途径包括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其中呼吸道侵入途径是最主要的暴露方式,其吸收速度与空气中毒性化学品浓度直接相关。皮肤吸收危害通常由脂溶性或水溶性化学品引起,防护服可有效隔离接触。消化道中毒途径多因个人卫生疏漏导致残留物误食。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危害多样,包括刺激作用(如眼睛、呼吸系统受损)、过敏反应及窒息类型。单纯窒息由缺氧引发,血液窒息由一氧化碳等阻碍携氧能力,细胞窒息则直接阻断氧气利用。职业接触致癌物质如砷、苯等可能引发肺癌、肝癌及白血病,需重点关注防护。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需遵循科学流程:首先切断毒源,转移患者至通风环境,解除衣物保持仰卧呼吸通畅。非腐蚀性中毒洗胃需使用高锰酸钾或碳酸氢钠溶液,腐蚀性中毒则需采用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中和。氰化钠污染处理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和,汞泄漏可通过硫磺粉覆盖生成硫化汞降低毒性。
针对不同毒性物质污染,采用专用方法处理:苯胺泄漏用稀盐酸中和,磷类农药用生石灰吸附,甲醛污染使用漂白粉氧化降解。现场操作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二次中毒,并确保污染物彻底清除。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