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的使用原则与优先级
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迭代三步法中,安全信息的使用需根据风险性质和场景布设。图形符号和安全标志优先于文字信息,因其简洁易懂的特性可避免信息滞后问题。例如,高速公路上急转弯提示若用图形符号,能更快传递风险,确保行车安全。风险提示信息需根据操作状态同步显示,如超载警告需在接近额定值时提前发出,危险状态信息则需与危险存续时间一致。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应用规范
安全色通过颜色属性传递安全意义:红色代表禁止或紧急状态(如停止按钮、危险仪表),黄色用于警告(如沙轮机防护罩),绿色表示安全(如安全通道),蓝色用于指令(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分为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四类,其颜色与对比色需严格对应,例如警告标志采用黄色底黑色对比色。标志设置需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的顺序排列,并置于醒目位置,确保视觉作业不受干扰。
信号与警告装置的功能要求
听觉信号利用人耳反应快的特点,需保证声压级不低于65分贝,避免被背景噪声遮蔽。紧急视觉信号可采用闪烁灯光增强警示效果,亮度需为背景的10倍。信号需具备可察觉性(如频闪效应)和可分辨性(颜色区分),其中红色用于紧急状态,黄色用于警告,绿色表示安全解除。视听信号的优先级中,撤离信号最优先,需避免过多信号导致感官疲劳或敏感度下降。
安全人机学与信息有效性保障
安全信息设计需符合人机交互原则,例如固定操作提示信息于机械附近,同步显示运行状态信息。安全标志需每半年检查一次,确保连接牢固、内容清晰。安全色和标志虽为风险控制的最后一步,但仍不可取代本质安全设计,强调通过本质措施优先解决多数风险,再辅以信息提示完善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