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魔鬼的剧本》:烟草,万亿产业链背后的博弈有多野?(第二集)

所属专辑: 开卷FM
主播: Max1983
最近更新: 6天前时长: 33:52
开卷FM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电子烟行业竞争格局

# 烟草赔偿总和解协议

# 尼古丁输送技术原理

# 非燃烧烟草加热技术

# 烟草工业历史档案库

# 斯坦福电子烟创始人

# 帕克斯电子烟设计

# 日本烟草国际合作

# 火人节产品极端测试

# 烟草监管政策博弈

烟草行业历史与反烟博弈
从1880年邦萨克卷烟机问世到1990年代,烟草行业经历了长期增长与反烟势力的对抗。1997年《总和解协议》要求烟草公司支付高额赔偿金并限制广告投放,同时成立基金会减少青少年吸烟。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建立的烟草在线数据库收录了九千万页文件,成为后续电子烟研发的重要资源库。
斯坦福学生的电子烟探索
2005年,斯坦福学生蒙西斯和博文发现烟草在线数据库,受尼古丁运输装置启发,提出非燃烧式香烟设计。两人结合艺术与科学背景,开发出使用丁烷加热烟叶的原型机“普鲁姆”,旨在解决传统香烟致癌问题。其设计理念聚焦尼古丁输送技术原理,但初期产品因用户体验差未获市场认可。
电子烟研发与融资挑战
2007年,普鲁姆获得种子投资后改进产品,但因资金短缺尝试与传统烟草巨头合作未果。2009年火人节测试暴露产品缺陷,融资困难迫使团队转向兼容大麻的电池驱动设计。工业设计师伊夫·贝哈尔加入后推出帕克斯电子烟,以时尚外观和科技感吸引年轻群体,但大麻兼容性引发日本烟草公司合作危机。
市场拓展与行业竞争
2011年,普鲁姆获普利斯克家族投资并与日本烟草公司达成国际分销协议。帕克斯产品通过网红营销和高端活动塑造品牌形象,但市场仍被中国电子烟企业主导。与此同时,万宝路等传统烟草公司曾尝试非燃烧烟草加热技术,但因监管博弈和商业策略停滞,电子烟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