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作为《石头记》中“金陵副十二钗”之首,其命运从出生便充满悲剧色彩。她原名甄英莲,谐音暗喻“真应怜”,眉心天生一颗米粒大小的胭脂记,成为身份象征。幼年元宵节被拐,十二三岁遭薛蟠强占为妾,后被薛宝钗改名香菱,又因夏金桂施暴事件被改为秋菱,一生饱受凌辱。
在薛家,香菱沦为薛蟠与夏金桂的出气筒。夏金桂不仅长期虐待她,更策划下毒事件企图灭口,却阴差阳错自食恶果。尽管薛蟠出狱后将其扶正,香菱最终因难产而死,遗子于薛家,悲剧贯穿始终。其死亡之日与甄士隐接其回归太虚幻境的时间相呼应,暗示因果轮回。
作者通过第五回册文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及第三回“金陵副十二钗之首”的定位,点明香菱的宿命与文学象征。判词中“水涸泥干”“香魂返故乡”等句,与其眉心胭脂记特征、甄英莲原名悲剧形成对照,强化其“平生遭际实堪伤”的形象。
文本同时揭示“金陵副十二钗”与“正十二钗”的对比分析,指出副册人物易被读者忽略,故作者刻意通过判词与伏笔强调其重要性。香菱作为副十二钗之首,既承载家族兴衰的缩影,亦映射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普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