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张利兵中医“识中药讲病案”第95讲

主播: 134xxxx1887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37:17
张利兵:识中药讲病案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泽泻利水渗湿功效

# 五苓散温阳化气作用

#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方剂

# 泽泻化浊降脂应用

# 经方泽泻配伍案例

# 湿热下注水肿治疗

# 痰饮证型分类解析

# 肾气丸补肾助阳功效

# 泽泻临床剂量规范

# 水湿内停病症调理

泽泻药性与功效
张利兵解析泽泻为利水渗湿要药,其药性淡、甘、寒,归肾、膀胱经。现代教材新增化浊降脂功效,尤其适用于肥胖痰湿、高血压患者。泽泻生长于沼泽地,其利水渗湿作用显著,银制后可增强泻肾经湿热效果。
经方配伍与应用
五苓散是《伤寒论》经典方剂,以泽泻为君药,配伍茯苓、猪苓等,主治蓄水证及水湿内停水肿。对比茵陈五苓散,强调其治疗湿热黄疸的扩展应用。泽泻汤(泽泻配白术)专治脾虚水饮证,通过利水健脾缓解痰饮内停症状。
滋阴补肾方剂关联
六味地黄丸以泽泻为“三泻”之一,配伍熟地黄等药,主治肾阴不足。衍生方剂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均基于泽泻利水泄浊的特性,扩展治疗虚火、目疾等症。肾气丸(八味丸)在六味基础上加桂枝、附子,强化温补肾阳功效。
现代临床实践
泽泻化浊降脂作用通过配伍荷叶、决明子等药实现,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临床剂量建议突破教材常规,根据病症轻重调整至20-30克起步,肿瘤患者可酌情加量,但需结合体质辨证。
痰饮证型与分类
结合《金匮要略》,解析痰饮四类证型:痰饮(胃肠)、悬饮(胸胁)、支饮(心肺)、溢饮(四肢),强调泽泻在不同部位的利水作用。临证可灵活运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剂加减化裁。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