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退休教师冯夙华受同事林美芳推荐,以10元购入城市信用合作社股金证。当时她将股金证存入床头柜,随后因家庭琐事逐渐遗忘。26年后,因老房拆迁整理旧物,其子江明辉发现了泛黄的信用社股金证。
经银行核实,该股金证历经多次改制,分红叠加通货膨胀补偿后增值至8.3万元。母子办理取款手续时感慨,这笔意外之财源于林美芳当年的建议,而信用社入股分红计算方式远超预期。
数月后,冯夙华确诊胃癌中期,手术及化疗费用达7万元。此前拆迁所得资金恰好覆盖治疗成本,胃癌中期治疗费用和化疗费用明细成为家庭关注焦点。经历半年治疗,冯夙华康复后感叹,命运奇迹真实案例竟源于一次无心投资。
康复后的冯夙华仍保持节俭习惯,常手持旧股金证回忆往事。这段退休教师投资经历不仅挽救了生命,更成为时代变迁下普通人与金融机构互动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