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妮·胡的自传《我的骨头没有忘记》以第一视角揭示了家庭暴力幸存者经历的创伤与重生。作者出生于马来西亚华人家庭,幼年移民美国后,长期遭受母亲的语言羞辱、肢体暴力及父亲的情感忽视童年影响。家庭表面的光鲜掩盖了内部暴力与冷漠,父母的虐待导致她陷入自我否定的循环,形成“必须足够优秀才能被爱”的扭曲认知。
成年后,斯蒂芬妮虽通过新闻事业逃离原生家庭,但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逐渐显现,表现为情绪崩溃、自毁倾向与亲密关系障碍应对失效。她被确诊为因长期重复性创伤引发的心理疾病,这促使她开启心理治疗方法探索,包括正念冥想、互助小组及追溯家族代际创伤解析。
疗愈过程中,斯蒂芬妮通过创伤幸存者自我重建,逐步接纳“父母的虐待并非自身过错”的真相。她与父亲断绝关系,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并借由无条件自我关爱实践打破自我否定的循环。书中强调,创伤或许无法完全复原,但每一次直面创伤的经历均可转化为长期创伤复原过程的成长契机。
书中金句如“痛苦无法比较”与“存在即合理”等,传递出创伤疗愈过程启示:承认脆弱本身即是勇气,而自我关爱是修复的核心。斯蒂芬妮的经历印证了心理创伤疗愈的漫长性与可能性,同时反思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呼吁社会关注儿童情感需求,为个体提供更具支持性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