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员外因金翠莲与鲁达在私密内室饮酒,怀疑两人有私情,带人捉奸未果。经金老解释后,赵员外表面上敬重鲁达,实则心存戒备,将其安置于七宝村庄上暂避。鲁达自述三拳打死镇关西一事,赵员外对其武艺既惊叹又忌惮,借官府追捕风声,提出送鲁达出家避祸。
赵员外选择五台山出家的策略,既为切断鲁达与金翠莲的潜在联系,又避免自身窝藏要犯的风险。其动机包含对金翠莲的占有欲、对鲁达武力的畏惧,以及维护个人利益的权衡。作者通过赵员外的行为细节,如书院闲坐、反复试探鲁达背景等,刻画出其并非传统善恶分明的角色,而是复杂多面的普通人形象。
鲁达接受出家安排,既因亡命天涯的处境,也因感念赵员外的收留。五台山出家不仅是权宜之计,更隐含作者对其后续命运的铺垫。赵员外的决策反映出市井人物的生存智慧:通过宗教身份限制鲁达行动,既保全自身,又间接报恩,体现了《水浒传》对人性多面性的细腻刻画。
文中对比赵员外与史进等人的行为差异,突显其作为“众生相”代表的现实考量。五台山这一地点选择,既呼应佛教文化元素,也为鲁达后续的佛缘埋下伏笔。金氏父女的报恩心理与赵员外的防范心理形成张力,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展现市井阶层面对江湖恩怨的生存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