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炯征伐北汉决策与朝议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炯召集群臣商议征伐北汉。枢密使曹彬分析周世宗与宋太祖征太原失利原因,支持北伐,认为当前宋军兵强马壮可速胜。薛居正、卢多逊则以周世宗、太祖旧例及北汉地贫为由反对,但赵炯坚持认为先帝迁民空地为北伐铺路,遂命潘美等分兵四路包围太原,并部署郭靖回驻守石岭关阻击辽军。
辽国介入与外交冲突
北汉主刘纪元向辽国求援,辽主遣使质问赵炯出兵缘由。赵炯态度强硬,称北汉为“中原叛逆”,警告辽国勿插手宋汉之争。辽主因使臣受辱,决意出兵援汉,命耶律沙、耶律狄列率军驰援,却在白马岭遭遇宋军伏击。
石岭关宋辽激战与辽军溃败
辽军行至白马岭山涧时,监军耶律狄列轻敌冒进,未等列阵便率兵渡涧,遭宋将郭靖回突袭。辽军因半渡混乱,耶律狄列被郭靖斩杀,残部溃退冲散耶律沙后军。南院大王耶律协轸援军虽抵住追击,但辽军已无力再战,被迫撤兵。此役使北汉彻底孤立,太原城陷入“孤军无援”境地。
赵炯御驾亲征与战略目标
赵炯预料辽国必援北汉,为立威即位首战,决定御驾亲征。他命沈沦、王仁赡留守汴梁,亲率大军北上,意图效仿周世宗、宋太祖完成灭汉大业。石岭关捷报传至御营后,赵炯断言太原“瓮中之鳖”指日可破,鼓舞士气直指北汉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