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0325 你的民间借贷合同可能是无效的

最近更新: 3天前时长: 05:31
民间借贷热点问题分享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情形

# 民法典157条法律后果

# 套取金融机构转贷风险

# 非法资金转贷违法行为

# 无资质放贷法律后果

# 违法借款合同效力

#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 违背公序良俗借贷合同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无效

# 虚假意思表示合同无效

本期节目围绕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六类情形展开分析。根据民法典第157条,若合同被认定无效,借款人需归还本金,但利息、违约金等条款失效,且可能涉及担保合同无效、过错方赔偿及征信影响等法律后果。
第一类情形为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该行为违反资金须为自有资金的规范,法院通过资金链路审查严格判定,出借人需自证资金来源合法性。第二类涉及非法资金转贷,包括通过向企业职工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取资金转贷,旨在阻断非法资金传导链条,防范金融风险。
第三类针对无放贷资格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不特定对象放贷。我国实行金融特许经营制度,此类行为破坏金融监管秩序,合同无效。第四类为出借人明知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提供资金,如黄赌毒等,合同效力及刑事追责双重机制遏制犯罪资金支持。
第五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高利贷虽不直接导致合同无效,但利率超过一年期LPR四倍部分不受保护。第六类违背公序良俗原则,法院可通过该原则直接否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借贷合同效力。
补充说明中提及民法典第144条及第146条,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及虚假意思表示合同均无效。节目建议借贷前审慎评估合同效力,避免涉及无效情形以维护自身权益。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