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13 甲午战争:日军的进攻与清军的困境

所属专辑: 晚清沧海事
主播: 睿致
最近更新: 14小时前时长: 08:56
晚清沧海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甲午战争历史背景

# 日军进攻路线

# 清军防御困境

# 旅顺港战略地位

# 北洋海军维修困境

# 花园口登陆作战计划

# 李鸿章应对策略

# 日本间谍活动细节

# 荆州之战清军溃败

# 大连湾炮台失守

战役背景与日军战略
甲午战争中,日军通过平壤之战与黄海海战取得胜利后,制定春季作战计划,意图进攻直隶平原并占领北京。为实现目标,日军计划分海陆两路进攻,其中消灭北洋海军成为首要任务。
旅顺港战略地位与北洋海军困境
旅顺港作为北洋海军核心基地,拥有远东唯一能维修定远舰的干船坞。但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受损严重,维修能力因工人不足和船坞资源有限而陷入困境,导致维修进度缓慢。相比之下,日军依托本土和朝鲜临时锚地迅速完成舰船修复。
日军登陆行动与清军防御漏洞
日军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清军因兵力分散、新兵比例过高且缺乏训练,未能有效防御。荆州和大连湾守军仅6000人,面对日军2万兵力,防御体系薄弱。李鸿章虽获日军可能进攻旅顺的情报,但因判断失误未及时调整部署。
日本间谍活动与情报疏漏
日军派出间谍伪装成平民刺探情报,其中3人在荆州附近因通行证缺失、举止异常或混入难民暴露身份被捕。但清军未能充分重视间谍供述的情报,导致战略被动。
荆州与大连湾失守
日军攻占荆州西门子高地后,利用火炮优势突破城门,清军溃退。大连湾炮台因后路被断放弃防守,日军占领后将其作为转运基地,进一步威胁旅顺。
旅顺港防御危机
旅顺守军新兵占比达75%,军粮短缺且指挥混乱。各部队互不统属,甚至因抢夺资源内讧。船坞工人与官员逃离后,防御体系彻底崩溃,最终陷入绝境。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