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持续释放对中国资产的看涨信号。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近期分别发布报告,上调中国股市目标价,认为中国资产上涨潜力显著。高盛指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达到四年来最高,MSCI中国及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分别为16%和23%,跑赢全球主要市场。摩根士丹利则强调中国股市盈利前景改善,将MSCI中国指数目标价上调至83点,预测2025年盈利增长7%。
中国科技股表现强劲成为关键驱动力。以DeepSeek为代表的本土AI技术创新,打破了市场对中国科技竞争力的质疑,推动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科技股估值逻辑。叠加政策支持消费市场的措施,科技领域结构性机会凸显,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23%,离岸市场短期内或继续领涨。
宏观环境改善与政策预期增强外资信心。高盛分析称,投资者对关税风险的担忧有所缓解,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提升,且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政策层面,财政补贴推动家电等消费领域增长,AI技术与产业融合加速,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赛道或受益于技术突破。
投资机会方面,平安证券建议关注低估值消费行业的边际改善潜力。家电、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因政策支持与AI技术赋能,或成为结构性博弈焦点。尽管白酒行业盈利预期仍存压力,但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可能随市场情绪波动出现反弹。全球基金对中国的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外资流入中国股市趋势或持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