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发布公告,宣布通过定向增发A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次国有大行股权融资总规模达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作为主要认购方,计划出资上限5000亿元。四家银行募资方案一行一策:中国银行拟募资不超过1650亿元,建设银行不超过1050亿元,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募资1200亿元和1300亿元。
从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来看,截至2024年末,六大国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红线。其中,建设银行以14.48%居首,邮储银行最低为9.56%,但仍满足最低标准。本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旨在缓解资产扩张与内生资本补充速度的剪刀差压力,提升未来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国有大行历史上曾经历三轮主要注资,包括1998年特别国债注资、2003-2007年汇金注资上市以及2010年配股融资。此次为2010年后首次统筹推进的银行股权融资方案,财政部战略投资成为关键支撑。分析认为,当前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和盈利承压,外部股权融资成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必要手段。
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工商银行以3669.46亿元净利润居首。国信证券指出,提前补充资本不仅有助于银行稳健经营,也为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保障。通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规划,国有大行将进一步平衡风险资产增速与资本内生能力,巩固金融体系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