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材料击穿的本质是碰撞电离导致击穿,这一原理适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绝缘材料。气体绝缘击穿后因分子流动性强,绝缘性能可快速恢复;液体绝缘击穿特性与纯净度密切相关,高纯度液体绝缘性能更优,但击穿后因离子残留仅能部分恢复;固体绝缘击穿分为电击穿(高压短时)、热击穿(低压长时)及电化学击穿,其中放电击穿因环境因素无法统一判定条件。
固定式评护装置需满足力学强度和耐燃性要求,金属材质装置需接地或接零。架空线路间距需综合电压、环境、设备类型等因素,如居民区10千伏线路安全距离为6.5米,非居民区为5.5米。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可燃屋顶,必须跨越时需符合垂直与水平间距规范(如1000伏线路垂直距离需≥2.5米)。
历年真题验证了绝缘击穿特性的核心考点:气体击穿场强与电场均匀度负相关,液体击穿强度高于气体,固体击穿后性能不可逆。例如,电动机绕组绝缘击穿会导致电阻归零,直接引发触电事故。此外,绝缘老化为长期累积效应,而绝缘损坏多为短期机械或化学侵蚀导致。
间距要求需考虑架空线路与建筑物、树木的安全距离(如35千伏线路与居民区距离≥7米),以及检修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距离(低电压≥0.1米,10千伏无遮拦≥0.7米)。评护装置中栅栏高度(户外≥1.5米)和栏条间距(≤0.2米)是防止触电的关键设计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