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二章02.电气事故及危害(二)

主播: 小奕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4-24时长: 23:08
注安师|技术|课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场景

# 直接接触电机触电防护

# 间接接触电机故障判断

# 单线电机回路形成分析

# 两线电机触电危险程度

# 跨步电压电机环境特征

# 电弧烧伤危险等级判定

# 电流灼伤热量计算原理

# 皮肤金属化渗入机制

# 电烙印永久性损伤特征

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与误动作分析
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直接接触电机和间接接触电机事故。直接接触电机指人体接触正常带电体(如配电箱接线柱),间接接触电机则涉及设备漏电等故障状态。通过分析触电场景,明确漏电保护器跳闸逻辑:正常带电体误触属于直接接触电机,故障漏电则触发间接接触防护。
电击分类与判定标准
按触电途径,电击分为单线电机、两线电机和跨步电压电机。单线电机通过人体与地面形成回路,危险程度与电压、地面绝缘性相关;两线电机电流流经双手,危险取决于接触电压和人体电阻;跨步电压电机由地面电位差导致,常见于雷击或导线搭地场景。
电伤类型与关键特征
电伤包括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及电烙印。电弧烧伤是弧光放电所致,危害最严重;电流灼伤由电能转化热能引起,与电流强度和时间正相关;皮肤金属化强调金属微粒渗入皮肤;电烙印则为触电部位永久性斑痕。判定时需区分电流是否流经人体,例如短路熔融金属飞溅仅属灼烫,不属电流灼伤。
典型事故场景与防护要点
间接接触电机多由设备绝缘失效引发(如手持工具漏电),需强化故障状态监测。带电作业中,正常带电体接触属于直接风险,需规范操作流程。跨步电压防护需避免进入电位差区域,电弧烧伤预防则需控制放电条件及个人防护装备使用。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