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等国主导的巴黎和会以重新瓜分殖民地为实质,中国作为战胜国参会。在巴黎和会殖民利益分配过程中,中国代表提出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收回德国在山东特权的合理要求,但遭到英美等国偏袒日本的阻挠,最终将德国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引发国内强烈不满。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发起五四学生爱国游行,三千余人聚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游行队伍转向赵家楼卖国贼曹汝霖住宅抗议,演变为火烧赵家楼抗议事件,痛打卖国官员章宗祥,最终三十二名学生遭北洋政府镇压逮捕。
北洋政府镇压学生的行为激起全国声援,六月三日近千名学生被捕后,上海等地工人发起全国工人联合罢工,商人罢市,抗议浪潮席卷全国。在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官员,并拒绝签署巴黎和会协议。五四运动以收回山东特权为核心诉求,成为中国近代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