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权自靖康之耻后由赵构建立,定都临安,与金国形成对峙,后通过绍兴和议划定边界。南宋中后期朝政腐败,漠北蒙古崛起,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征服金国后开始南侵。南宋采取联蒙灭金战略,虽雪靖康之耻,但未能阻挡蒙古铁骑的扩张。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残余势力退至广东崖山。1279年,崖山海战爆发,元将张弘范率军进攻,宋军因战术失当惨败。陆秀夫背帝投海,十万军民投海殉国,南宋灭亡。此战被视为古典中华文明衰败的标志,其惨烈程度远超白起坑杀赵卒,成为历史上罕见的集体殉国事件。
南宋灭亡后,元朝对汉文化压制加剧,但民间仍有忠义之士保护赵氏遗脉。宋朝因重文抑武政策导致军事积弱,面对蒙古铁骑的野蛮征服无力抵抗。尽管宋朝经济文化繁荣,其灭亡引发“崖山之后无中华”的争议命题,强调民族气节与文明传承的断裂。
崖山海战相关遗迹如杨太后蚝壳墓等留存至今,成为后人纪念南宋军民气节的象征。宋朝虽亡于蒙元,但其军民宁死不屈的精神仍在中国历史中闪耀,成为抵御外侮的重要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