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关税,政策将于4月10日生效。美国亿万富翁库班公开呼吁民众囤积中国商品,引发超市抢购潮。沃尔玛等零售店的中国品牌商品如海信电视、小米家电被抢购一空,老干妈等日常用品也成为囤货目标,恐慌情绪通过社交媒体扩散。
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批评关税政策缺乏经济学依据。数据显示,美国CPI同比上涨8.3%,创40年新高,中美物价对比悬殊:中国电饭煲售价300元,美国加税后标价900元;义乌手机壳在美国超市涨至108元人民币。汽车、电子产品价格预计上涨30%-50%,供应链断裂导致零售商库存告急,洛杉矶港集装箱积压量同比增加43%。
美国民众因担忧关税经济冲击而恐慌性囤货。纽约市民佩格罗豪掷3000美元抢购海信电视,全职妈妈萨娜布里亚囤积酱油、冷冻食品以应对物价上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关税将导致美国家庭年均损失1300至5400美元,汽车维修成本或因零部件短缺激增。
海运成本激增和供应链断裂加剧通胀压力,科技巨头市值蒸发1.8万亿美元,苹果公司损失超5330亿美元。零售商警告,关税政策若持续,美国民生负担将进一步加重,经济可能陷入更严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