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中,18岁的全红婵以女子十米台银牌结束比赛。作为两届奥运冠军,她在向后翻腾动作中因身体发育导致的体重增加和技术变形出现失误,最终不敌队友陈雨曦。教练组战术板上标注的“减重2.5公斤”目标,凸显了体重控制关键期对其竞技状态的影响。
全红婵身高从143厘米增至155厘米,体重增加7公斤,直接导致207C动作稳定性危机。体重增长使入水冲击力提升30%,水花消失术难度显著上升。为适应发育关对跳台选手的影响,她每日进行300次陆上跳跃训练,并通过高强度体能和力量训练重塑肌肉记忆,但动作调整仍需上万次重复形成身体惯性。
双人十米台组合调整成为教练组应对策略之一,张敏杰与卢维的新搭档取代了全红婵与陈雨曦的原有组合。这一变动既为培养新人,也因全红婵身体变化导致动作同步性下降。陈若琳执教经验被寄予厚望,其五枚奥运金牌的履历和极端自律的体重管理方式,成为帮助全红婵度过奥运周期备战压力的重要支撑。
面对发育关挑战,全红婵坦言“水花能浇灭奥运火炬”的自嘲背后,是每日十多次体重监测、饮食精确到克的严苛管理。教练组预计其恢复巅峰状态需半年以上,而陈若琳强调,克服体重控制与动作重塑的双重难题,将是全红婵冲击洛杉矶奥运会的核心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