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损失的定义及范围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的各类损失,如现金损失、坏账损失、股权投资损失等。其中,企业资产损失认定标准强调损失需与应税收入直接相关,且包含不可抗力资产损失、资产实际处置流程中产生的实际处置资产损失等具体情形。
针对应收账款坏账条件,税法明确债务人破产、死亡、逾期三年未清偿等五种情形可确认坏账损失。特别关注债务人逾期三年且无力清偿的情况,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资产损失的影响。对于股权损失税前扣除,需满足被投资方破产、连续三年巨额亏损等四项条件,且需完成清算或清算期超三年方可确认损失。
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区分实际处置资产损失与未处置资产损失两类。实际处置资产损失允许追补至损失发生年度扣除,但追补年限五年限制其追溯期;未处置资产损失(法定资产损失)则需在申报年度扣除。企业因追补扣除导致多缴税款的可抵扣或递延,而债务重组协议损失等情形需严格符合法定条件,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