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栋自1997年从太原冶金工业学校轧钢专业毕业后,加入太钢成为轧钢工人。他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迅速成长为班组技术能手,在集团技术比武中蝉联冠军,展现了工匠精神传承典范的扎实功底。
2012年,太钢引进宽幅光亮板生产线时,刘国栋主动承担技术攻关任务,率团队攻克设备调试难题,创造了单机架轧机调试时间最短、质量起点最高的纪录,成为技术攻关突破难题的典型案例。
从轧钢学徒到轧钢高级技师成长路径的标杆,刘国栋累计解决生产难题60余项,总结3项绝活,带领团队完成创新项目9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团体创效近亿元。其成立的创新工作室孵化成果显著,培养出5名高级技师、22名技师及50名高级轧钢工,推动技能人才梯队建设。
面对生产自动化趋势,刘国栋聚焦培养智能型人才,持续以敬业奉献楷模事迹激励团队。他提出“一月一课题、一攻关、一总结”模式,优化轧制工艺与操作方法,致力于在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领域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