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朝中关于联合金国攻打辽国的决策引发争议。宋徽宗性格优柔寡断,对伐辽计划犹豫不决,但以王府宰相为首的主战派极力推动此事。王府宰相为说服宋徽宗,借恭请法师之手献上一幅描绘辽国天祚帝形象的画作,并声称此画为辽国地形图,预言天祚帝五年内必亡,辽国将随之崩溃。宋徽宗迷信此类预言,最终被说服同意联金伐辽。
王府宰相为绕过反对派官员的阻挠,提议成立独立机构“金府”,专门负责联金伐辽及幽云十六州收复计划。此举避开宰相郑居中等主和派的干涉,直接调兵遣将。同时,王府宰相与潼关守将达成合作,分掌军事与后勤,共同推进伐辽大业,暂时化解了内部矛盾。
该决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与金国结盟,趁辽国内乱夺取幽云十六州。主战派强调若错失良机,金国可能独占此地,导致北宋丧失战略要地。尽管大部分官员质疑此举风险,但王府宰相凭借预言和独立机构的运作,成功主导了联金伐辽的军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