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十八年(599年),李世民出生于武功李家别馆,自幼展现出非凡才智与果断决策力,被视作天才少年。大业十一年(615年),突厥史必可汗率军围困隋炀帝于雁门关。少年李世民主动请缨加入屯卫将军云定兴的救援队伍,并提出“虚张声势”战术,通过广布军旗、昼夜擂鼓制造大军压境假象,成功迫使突厥撤兵。这一空城计救驾的谋略,凸显其少年军事天才胆识。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任太原留守期间遭遇高阳贼魏刀儿(号“历山飞”)率军进攻。李渊孤军深入敌阵被围,危急时刻,李世民率精锐骑兵突围救父。他箭无虚发杀入重围,与后续赶到的步兵联合反击,最终击溃魏刀儿部队。此战不仅奠定李世民“少年军事才能”的威名,更展现其战场勇猛与战术执行力。
从智退突厥到太原守卫战,少年李世民以空城计、精锐骑兵突袭等策略屡建奇功,为日后开创贞观之治奠定基础。其早年经历既反映乱世中军事天赋的早熟,也揭示了唐朝崛起过程中关键人物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