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甲烷(Ⅰ类)
作为点燃电流基准值物质,常见于煤矿巷道。在进行矿井甲烷防爆设备选型时,若在含甲烷环境中选用普通设备,就像在油库用打火机照明——瞬间引爆。
爆炸性气体/蒸汽(Ⅱ类)
加油站汽油蒸汽(ⅡC级)比酒精蒸汽(ⅡA级)危险10倍。在遵循爆炸性气体设备防爆标准的情况下,2023年某化工厂事故就因未识别出丙酮蒸汽的T3组高温特性(引燃温度<200℃),导致设备过热爆炸。
导电性粉尘(ⅢC级)
铝粉、石墨粉同时具备可燃+导电性,曾让某面粉厂30米输送带烧成火龙。在考虑导电性粉尘双重防护方法时,这类粉尘必须用防尘+防静电双重保护设备。
气体/蒸汽三档红线
0区(持续危险):储油罐内部(如同泡在汽油里)
2区(偶然危险):加油站卸油口(仅作业时短暂存在)
粉尘环境升级规则
20区对应面粉筒仓内部,21区是包装车间,22区则是仓库过道。在依据爆炸分区环境判断标准时,某饲料厂误将粉碎机(20区)按21区标准选设备,三个月就发生粉尘爆炸。
温度组别陷阱
在进行防爆设备温度组别选择时,T6组设备(≤85℃)可用于T1 - T6所有环境,但T1设备(≤450℃)用在乙醇蒸汽环境(T2组,≤300℃)等于自杀。某酒厂因此损失2000万储酒罐。
防爆结构匹配表
隔爆型(Ex d)适用于1区气体环境,但粉尘环境必须用防尘型(Ex tD)。2022年某锂电池厂混淆两类设备,引发连环爆炸。
比空气重的物质(如丙烷)
✅正确做法:电缆离地5米架空或深埋1.2米(直接埋地)
❌死亡案例:某LPG站将电缆敷设在地沟,泄漏气体聚集沟内,检修时扳手掉落引发爆炸
钢管配线三铁律
单芯线禁用护套(护套阻碍散热,70℃就会熔融)
绝对禁止PVC管(摩擦产生8000V静电,足够点燃氢气)
接头禁区地图
0区:禁止任何电缆(连设备都不应存在)
整体稀释≠局部安全
某化工厂虽安装12台强力排风扇,但反应釜底部凹坑处乙烯浓度仍超标。解决方案:凹坑处单独加装局部防爆型抽气装置。
机械通风降级规则
原1区环境经认证通风系统可降为2区,但储罐法兰连接处仍要按1区处理——就像游泳池整体安全,但排水口仍有溺水风险。
闻到异味时:
立即对照《危险物质特性表》——乙醇闪点12.8℃(冬季也能挥发爆炸),二甲苯爆炸下限1.1%(少量泄漏就达危险浓度)
发现电缆过热:
参考温度组别紧急停机——T4组设备表面温度≤135℃,超过立即断电(可用红外测温枪监测)
许多听众反馈,听完这些音频后,对爆炸危险环境相关知识有了更清晰深入的理解,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受益颇多。这些音频具有文字无法替代的独特体验,专业讲解人员的声音能让你更专注地接收信息,仿佛在身边为你答疑解惑。
音频详细介绍了危险物质的分类、性能参数、爆炸危险环境的分区及划分原则,还重点讲解了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用和防爆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并通过历年真题进行分析。如果你想深入学习这些知识,提升个人在安全领域的专业素养,点击音频,开启你的学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