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五章06.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00_00_07-

主播: 旷视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4-21时长: 11:06
注册安全工程师 |精讲班|技术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爆炸破坏作用类型分析

# 火灾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 冲击波超压破坏机制

# 碎片飞散范围危险评估

# 高温破坏作用二次火灾

# 爆炸中毒环境污染风险

火灾发展阶段的破坏特征
火灾发展历程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初起期表现为阴燃和冒烟;发展期损失程度与时间平方成比例关系,可能引发轰燃现象。此阶段的火灾发展历程阶段特征表明,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
爆炸破坏作用的核心机制
爆炸破坏作用主要由压力变化引发,包括碎片飞散范围危险和冲击波超压破坏机制。碎片在爆炸中可飞散至100-500米范围,冲击波波阵面超压可达几个到十几个大气压。当超压超过100千帕时,除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他结构均可能被摧毁。
高温与中毒的伴随风险
高温破坏作用属于爆炸伴随现象,可能导致二次火灾或人员灼伤。爆炸事故还可能引发中毒环境污染风险,因容器破裂导致有害物质泄漏,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毒性物质。需注意,爆炸破坏作用类型分析中,高温并非直接破坏主因,而属于压力释放的次生效应。
冲击波与碎片的实际影响
冲击波超压破坏机制是爆炸破坏作用的核心,其超压范围直接影响建筑损毁程度。碎片飞散范围危险评估需结合爆炸能量,实际案例显示,冲击波大面积作用时,超压强度与受载面积成反比,需重点关注局部高压区域。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